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在维护长江生态安全上展现新作为。
作为重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两江新区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双试点为契机,加快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紧紧围绕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资本向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和项目流动,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持,助力“双碳”工作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
由两江新区建设的
重庆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平台平台
已注册企业14895家,
筛选入库项目482个,
意向融资金额3808.74亿元。
依托试点 创新开展气候投融资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是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资金需求的重要抓手。
2022年8月
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推动下,两江新区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同月,全国唯一以“双碳”为目标的全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地重庆。
2022年9月
两江新区气候投融资国家级试点启动,华能重庆两江燃机二期项目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获得中国银行3亿元低息贷款,大大低于市场水平,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资金需求。
2023年4月
华能两江燃机收到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拨付的首笔1.2亿元项目建设资金,利用这笔资金,华能两江燃机先行建设2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223万吨,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清洁能源站,对改善重庆市能源结构、提高重庆电力保供调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项目,也成为重庆首笔气候投融资贷款的兑现项目。
此外,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也是气候投融资的受益者。
企业通过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的牵线搭桥,向中国银行贷款4.7亿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公司建设、管理、运营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源站。
“按利率降低1个点算,融资成本一年能减少400多万元。” 长兴热力生产技术部主任何孝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集团公司还有多个类似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希望能通过气候投融资平台找到‘婆家’”。
搭建平台 有效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为何气候投融资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原因在于气候投融资项目的融资利率大大低于市场水平,既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能扶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为更好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解决“政银企”融资需求互通,两江新区建成集申报、储备、推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政银企”三方互联互通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平台。
而“政银企”平台也是重庆市搭建的全国首个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平台,立足两江、面向全市,包含“一网两库三中心”。
一网即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两库即是包含了储备、开发、案例的项目库和包含了专家、三方、投资机构的支撑库。
三中心则是项目管理中心、用户管理中心、成果展示中心。
“找项目、找投资、找服务、找案例”,在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以提交资料申请注册,向入驻平台的银行抛出橄榄枝。银行也可以在平台上筛选出符合自己投资理念的企业进行接洽。
自平台在全市推广运行以来,有效解决了银企“孤岛效应”,实现银企高效对接。依托该平台,全市已实现融资项目31个,金额74.33亿元,极大保障了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需求。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为契机,聚焦优化对接平台、强化银企对接,促成更多资金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持续推进气候投融资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