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生态 · 共推绿色发展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总经理-庞国标介绍重庆碳市场
发布时间:2023 Sep 08

先就我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是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始于2011年,是国家发改委最早确定的七个试点省市之一,2014年3月市政府决定由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加挂重庆碳排放权牌子。同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我们为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机构。2014年6月19日碳交易中心正式开市,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和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出席开业仪式,并为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揭牌,首批交易品种与重庆碳配额,当日产生碳交易量14.5万吨,成交均价30.74元,成交金额445万元。我市碳市场建设初期,就将242家年排放量超过2万吨的工业企业纳入试点,占全市工业碳排放总量的60%,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制度,初始总量估计1.25亿吨,在7个试点省市当中排名第五。

2021年10月市生态环保局批准交易中心新增碳汇通品种,成交金额1140万元。2022年3月整合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资源交易资质,组建绿色资源交易分中心,主要聚焦两中心一平台建设。即建设西部绿色交易中心,打造绿色发展机制创新研究中心。开展环境权益绿色筋肉领域政策和课题的研究,搭建绿色金融支撑服务平台,助力我市绿色金融改革和气候投资试点工作。

交易中心正式迈平台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二是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初步成效。经过12年的建设使与探索,我市碳排放权市场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交易规制体系,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结算办法,风险管理办法等业务细则,形成了一套完善透明的制度体系。二是开发了全流程线上交易系统,包括碳配额注册登记,全品类交易结算,实施碳排放报告系统,保障了业务全流程的安全高效和便利。

三是培育了一个成熟开放的全品类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品种涵盖碳配额,国家资源减排量,区域核证资源减排量,多种交易主体874户,重点排放单位232家,非排放企业机构245家,机构占比超过54%,机构交易量占比超过72%。

截止到目前,我市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权约4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8亿元,2022年成交碳排放权1353万吨,成交金额4亿元。2022年碳配额成交量成交金额在区域碳市场中均排名第二,全国碳市场体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四是培育了一支专业化团队,配备生态环境领域专业人才,金融行业人才,以及博士后科研人员等组建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供专业化交易组织和运营服务,集团后台部门围绕碳交易涉及的资金结算,法规合规,风险控制,信息化支撑等提供配套管理服务,保障碳市场的规范化运营。

建立健全碳配额拍卖机制推动碳配额分配改革,2021年我们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推动实施全市碳配额有偿分配改革创新采用密封报告统一成交价格的竞价方式,高效保障我市三轮政府碳配额有偿发放工作。成交金额3.34亿元,有效缓解配额供需矛盾,降低成本,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市场运行。

创新交易品种,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2021年交易中心深度参与市主管部门建立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体系的相关探索,成功上线核证资源减排量新品种交易。打通农林行业碳汇,工业企业减排等生态产品开发,量化记忆消纳全过程,在供给侧为绿色项目提供多元化减排新产品和生态价值转化新模式。消纳侧为企业提供谈履约和碳中和新途径。累计实现3232万吨,成交金额7786万元,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动能。

延伸碳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盘活绿色资产。争取央行和生态环保局支持,成功建立全市集中统一的碳配额低质押登记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登记主体一次提交,一窗通办,一网公告。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抵质押登记。重庆某印染服装总厂以及持有的碳配额通过交易中心向重庆农商业立融资质权共1.83亿元。

开展绿色机制创新研究为政府政策制定及市场改革提供智力支持。2016年我们对我市独具特色的总量控制教育制度进行全方位研究,形成我市碳市场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获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等二等奖。2022年顺利完全市生态环保局交办的重庆碳市场扩容及制度体系优化设计课题,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市政府完善交易管理办法发挥了支持作用。

主办单位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拟)
协办单位
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农文旅文化服务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低碳协会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
承办单位
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
重庆弘博会展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重庆市渝北区金山路18号国宾城11幢13-1
法律声明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重庆弘博会展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2007682号-1
微信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商家
参展申请
观众
参观申请
置顶
距离开展 N
关注我们